杭州英才高级中学安全预案
为了有效防范特大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配合有关部门有效地处置校园安全事故,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根据《浙江省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高校及中小学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特大事故是指发生的人身伤亡惨重或经济损失巨大,给我校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打架斗殴事故、盗窃事故、火灾事故以及性质特别严重的其他事故。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浙江,建立和谐校园为中心,抓住校园安全、稳定这个重点,确保学院各项教学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超(常务副校长)
电话:0571-87096000
副组长:俞超然(副校长)18058155592、钟辉平(副校长)13456714682
成员:李鸥(15858100961)、丁洪涛(18957153851)
徐孝义(13819978570)
三、特大事故报告程序
1、生活老师、总务处、保卫处——学校常务副校长。
2、根据需要由常务副校长确定向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与否。
汇报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地点、事故性质、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展趋势、联系人及电话等。
四、校园突发事件及处理方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启动各应急预案,详见附页:校园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五、事件、事故后期处理
(一) 向上级领导详细汇报学校发生的突发事故相关情况。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工作。
(二) 帮助学校做好善后事宜,协助学校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管理秩序。
(三) 收集事故的相关信息,做好整理、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四)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六、要求
1、各处室要把本预案内容传达给职工,同时要制定各自的应急预案。
2、发生特大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案后,要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并向学校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 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小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指定的地点,服从现场应急抢险领导的统一指挥。
4、 各处室职工都有义务和责任参加应急行动,无条件服从应急抢险小组的指挥、调动。
5、 应急小组人员在接到突发事件通知后,除离开市区人员外都要按分工要求第一时间内赶到事发现场。如有推诿、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事态扩大等情况的人员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七、车辆保障
当学校发生突发事故时,应出动浙GC89V1、浙A5XJ86;驾驶员丁洪涛、高森参与应急事故抢险、救助。
学校急性伤病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班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生活老师。
二、报告程序:
学生处——学校校长
三、处置措施
1、班主任教师和任课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密切观察,发现学生有异常状况时(如脸色异常、高烧咳嗽、恶心呕吐、胃痛、肚痛、神情异常、颤抖、无力站立、烦躁不安、趴在课桌、流鼻血、皮肤异常、意外伤害等),要及时巡问,查明原因,并及时救治因病因伤学生和报告学校教务处。
2、如果学生出现严重情况(如休克、昏厥、腹泻不止、大出血、内出血、骨折等),教师要一边及时送学生去指定医院救治,一边及时报告学校校长。
3、如果学生的伤病不宜由学校教师护送者,教师要及时联系就近卫生院,请求立即赶往现场救治。
4、任何教职工发现或接到学生伤病报告,都要毫不犹豫迅速将伤病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在救治学生的同时,及时报告学生的班主任教师,同时要及时向学校行政值班领导和校长报告。
5、如果情况危急,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长,并按照校长指令拨打“120”救护。
6、在救护学生的同时,班主任教师或科任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及时赶到医院。
7、如果学生伤情特别危急,由医院决定是否转院救治。
8、如果医院要求先缴纳救治伤病学生的医疗费用,由教师请求医院先救治后付医疗费用,或由教师先予以垫付医疗费用,待家长到达后予以核计费用。
9、教师带领学生救治前,必须及时向其他教师进行班级工作移交。
四、注意事项:
1、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3、加强校内日常巡视和护导工作。
学校紧急事态预案
“紧急事态”是指校园暴力、校园恶性伤害、敲诈勒索案件、严重殴打突发事件等。
一、组织领导
组长:王超(常务副校长)
电话:0571-87096000
副组长:俞超然(副校长)18058155592、钟辉平(副校长)13456714682
成员:李鸥(15858100961)、丁洪涛(18957153851)
、徐孝义(13819978570)
二、报告程序:
1、总务处——学校常务副校长。
2、根据需要由常务副校长确定向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与否。
三、处置措施
1、学校一旦发生紧急事态,知情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长,校长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或拨打110报警电话或拨打“120”救护车。
2、控制事态发展。
3、救护救治师生。
4、学校保卫处积极配合公安干警制止不法分子,直至抓获。
5、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6、按规定程序报告上级,告知学生监护人及教职工家属。
7、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了解事态发生的真实情况。
8、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书面的形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外来人安全管理预案
一、组织领导:学校领导,学校保卫、总务后勤负责人。
二、报告程序:
1、学校校长、书记。
2、学校保卫、总务后勤负责人。
三、处置措施:
1、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依法、规范对到校的外来人员严格盘查登记,防止有不良意图者进入学校。
2、全体教职工应该加强课间教学区域的巡视工作,遇到陌生人或可疑人员应上前询问,做到防微杜渐。
3、凡本校教职工的亲属等到学校内探亲、访友或住宿,都要提前到学校宿管老师处登记,离开学校时要履行相应手续。
4、禁止教职工及其家属将不明真相的外来人带到学校内。
5、出现外来人员肇事时,教职工应尽可能地稳住肇事人的情绪,机智冷静地确保师生和自己的安全,同时设法通知学校校长和学校保卫处,或行政值班教师。
6、校长或行政值班教师、其它教师根据情况机智、冷静、果断处置或拨打110报警。
7、事发后,学校领导应注意稳定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防止成大面积恐慌造。
8、学校领导在到达出事现场后应立即参与解决问题。
9、在警方到达后,学校行政和教师应积极配合警方解决问题。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班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二、报告程序:
1、学校校长。
2、杭州教育局
3、地方党委政府
三、处置措施
1、在自然灾难发生后,学校必须立即向当地教育局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情况,启动灾难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难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难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
2、救助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工作事宜。
3、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4、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四、注意事项
1、学校应密切注重气象、地震和灾难预告部门发出的灾情预警。
2、及时向当地教育局汇报灾情和救助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处理日常事务。
3、做好救灾物资的登记、收集、保管和分配工作。
4、负责灾后防疫和校园卫生整治工作,联系防疫部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5、落实灾后校园各项安全规范和措施,监督检查灾后学校饮水,食品卫生工作。
6、做好危困教职工的救助和校园灾后重建工作。
7、保障救灾信息畅通,做好救灾宣传,加强灾后值班纪律。
楼道拥挤发生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王超(常务副校长)
电话:0571-87096000
副组长:俞超然(副校长)18058155592、钟辉平(副校长)13456714682
成员:李鸥(15858100961)、丁洪涛(18957153851)
徐孝义(13819978570)
二、报告程序:
1、学校书记。
2、杭州教育局
3、地方党委政府
三、处置措施
1、学生在经过楼梯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一旦发生踩踏,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报后,立即组织教师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
3、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所受伤的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学校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护送、照顾,直到受伤学生监护人赶到为止。
5、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怖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注意事项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不能追逐、打闹、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发生。
2、对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打闹、堵塞楼道通行的不良现象给予制止、批评教育。
3、在上课期间,学校的校门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事故,便于学生及时有效的疏散。
4、随时检查楼梯处的应急照明灯,防止夜间突然停电造成学生上、下楼梯时因无灯光而摔伤的意外伤害事故。
5、早、晚下自习、中午和下午放学等时段,分班通过楼道,每层楼道必须安排教师维持秩序。
停电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王超(常务副校长)
电话:0571-87096000
副组长:俞超然(副校长)18058155592、钟辉平(副校长)13456714682
成员:李鸥(15858100961)、丁洪涛(18957153851)
二、报告程序:
1、学校值班教师——学校总务处——学校校长
2、获取供电部门通知,学校总务后勤组和学校学生处,要及时研究工作措施,落实学生早晚自习、上课、就寝等具体工作。
三、处置措施:
1、如果遇到突然停电,各班任课老师首先将学生控制在教室内,稳定学生情绪。
2、如果遇到不明原因停电,行政值班领导要迅速了解情况,通知有关负责人;如停电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须疏散学生,应由学校校长或校长指派责任人立即通知各班任课老师。
3、疏散学生时,立即调集在校教师打开应急灯在重要地段应急照明。所有任课老师分别控制楼道、楼梯口、主要通道,组织学生有序疏散,教育学生下楼梯和经过主要通道一律靠右边行走,禁止学生在疏散过程中停住弯腰去系鞋带或捡丢下的物品,各楼层疏散必须错开时间,防止拥挤、踩踏。
4、疏散时所有任课老师应随所在班级同学一起,负责疏散时的指挥和组织,直到所有学生离开教学楼。
5、如果学生宿舍停电,管理员教师在第一时间通知值班领导,并听从值班领导的安排。 各个宿舍学生必须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嬉闹,不准点蜡烛。指挥本宿舍学生立即停止洗漱,迅速就寝,严禁互串宿舍、到楼下或到操场从事其他活动。如有特殊紧急情况需要出宿舍,必须报告管理员教师,经允许后由管理员教师领出宿舍。
四、注意事项
1、学校总务后勤人员要定期对学校电器、线路等进行检查,避免因本校自身因素出现的意外停电事故。
2、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配置应急灯,保证每个疏散通道都有应急灯,严禁在寝室使用蜡烛。
3、对管理员教师、值班行政等配备好手电筒以备急用。学校配备充足应急手电筒。
4、经常利用校集会等对学生进行停电应急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能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教育局领导,学校值班教师,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二、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根据事件需要,经学校校长同意报告当地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3、经学校校长同意后报告当地党委政府、教育局领导。
三、处置措施
1、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流感、非典、风疹、流脑、麻疹、肝炎、严重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进行隔离室休息。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要立即送往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及时通知其家长,前往指定医院按照要求监护管理学生。如果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立即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出现疫情,学校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加强预控工作。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县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长已隔离,分别由副校长、书记、安全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四、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疫情”,各班级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向学校校长申请变动教学时间,待批准后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工作内容。
2、为防止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停办或延办大型集会等活动。
3、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请示上级,做出是否停课、局部停课、全部停课的决定。
4、正确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确保校园稳定。
5、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或传染病病例,学校要在执行正常上报制度的同时,随时发现随时报告,不得放松警惕,杜绝麻痹思想。学校要随时将病例发展情况及时上报,做到不瞒报、缓报、漏报。
6、疫情期间实行每天“0”报告制度。
7、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
8、办公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报告。
防洪抗汛抢险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班教师,学校防洪抗汛抢险人员。
二、报告程序:
1、学校校长。
2、地方党委政府。
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三、处置措施
1、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出紧急警报,受影响的学校立即停课,并组织师生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
2、有关人员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封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迅速关闭、切断输电(除应急照明系统外)和各种明火,防止灾后滋生其他危害。
4、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受困人员进行转移和安置。
5、加强对重要设备、物品的保护和值班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对有毒有害物品、供电和重要功能场室设备的防护,保证防汛抢险的顺利进行。
6、加强对师生进行防汛抢险的宣传教育,向师生提出严禁涉水过河,密切注意洪水、塌方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切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7、加强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全区学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8、迅速了解和掌握系统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四、注意事项
1、学校要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要以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防汛抢险措施。防汛抢险期间,领导无特殊情况不许离开学校,并保持每天24小时单位内有人值班,通讯工具畅通。
2、进入防洪抗汛紧急状态后,学区防汛抢险领导小组通过电话、发通知等形式通报情况。
3、在防汛抢险应急行动中,学校要密切配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4、洪讯灾过后,学校要迅速组织人力检查学校受影响的建筑物,受水浸的学校应按要求开展防疫工作,并迅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5、民办学校要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单位实际修订应急预案,并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消防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王超(常务副校长)
电话:0571-87096000
副组长:俞超然(副校长)18058155592、钟辉平(副校长)13456714682
成员:李鸥(15858100961)、丁洪涛(18957153851)
、徐孝义(13819978570)
二、应急处理工作原则
坚持学校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紧急处理的原则;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
三、各部门工作分工
组长:负责全面工作,统筹安排。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领导指挥,统一调配人员及物资,应急处理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
灭火组:利用校园内及火源现场就近所具备的灭火设施全力灭火抢险。
疏散组;根据火源的具体位置,充分利用安全疏散通道,合理有序地把火源班边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警戒组:负责把疏散出来的人员安置在安全地带,并警戒有人随意靠近火源。
四、火灾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处置程序和措施,根据1分钟、3分钟的要求明确第一力量、第二力量的人员:
第一力量:王超(18958060693)、钟辉平(13456714682)
第二力量:李鸥 (15858100961)、丁洪涛(18957153851)、
1、火灾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采用现有的交通,消防等设施,进行现场抢救,并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部门及院领导报告,各部门按照工作分工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向“119”报警时,内容必须完整,准确报告发生火灾的单位地址、火势情况、简要报告火灾发生的原因、着火部位等;
3、当火灾发生后,第一个到现场的学校行政领导为扑救现场总指挥;
4、火灾发生后,造成人员伤害,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五、火灾事故的善后处理
1、保卫处负责落实事故现场警戒,保护火灾现场,维护现场的治安秩序,落实特种物质的保卫,并与上级公安部门联系,负责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
2、对火灾事故中受伤人员、重伤人员应及时送医院救治,并通知患者家属,并做好家属的接待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在校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的情绪;
3、报告制度,火灾发生后,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六、对管理安全工作人员的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有关安全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BANQUAN1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14 杭州英才高级中学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河庄街道江东三路巧客街
(0571)87092236、87092235、89986700